疫后,線下練字培訓班如何應對市場變化?
受疫情影響,疫情之后的練字教培市場已悄然發生改變,如果我們還是一成不變按照以前的打法去做市場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我們必須得針對這些變化,提前想好應對之策,方能胸有成竹做到處變不驚,順勢而為達成名利雙收。
那疫情之后線下培訓機構的市場會發生哪些變化,我們到底又該如何應對呢?
線上教育開始回流,OMO模式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疫情期間,市場上各種教育機構響應“停課不停學”的政策,紛紛推出種類繁多的免費線上課程,以營銷手段吸引用戶。而事實證明,行業馬太效應顯著,更多的流量仍掌握在頭部手中,學生家長和校方更青睞于口碑好、名氣大的教育平臺。但長期免費帶來的高昂成本,讓享受短暫流量爆發的各大平臺,也倍感苦澀。加上線上教學存在的注入互動性差、針對性不強、學習氛圍差等問題導致家長和學生的體驗感差也使得這批流量的轉化率和留存率比較低。疫情之后,生源勢必會一大部分回流到線下機構。
但線上教學也有著線下機構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課程回看”“隨時聽課”“名師教學”。所以線上和線下最終的博弈結果就是融合,OMO模式將是疫后大多數線下機構的發展方向。
應對策略:
1、重視獨有的獲客渠道:線下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遠低于純線上機構,其地面獲客渠道能夠很好地控制自身的獲客成本,而只要線下機構能夠把握住自身獨有的這種獲客渠道,不斷提升該渠道的轉化率,也就能在源頭上增強自己的生命力。所以,常規地推、上門體驗、線下活動、競賽舉辦、異業合作等線下獲客渠道我們要更加重視。
2、鞏固自身獨特優勢點:線下教育與在線教育大的不同就是“Face To Face”,在課程設計和營銷方案建立時應該突出這個差異點,讓這個差異大到足以影響客戶的選擇。比如突出線下教育互動性強、反饋及時、體驗全面、學習氛圍好、老師及同學的情感鏈接更高等優勢。
3、縮小劣勢差異點:線下機構要不斷縮小相較于線上機構存在的“課程回看”、“隨時聽課”“名師教學”等差異。比如將線下課堂進行錄制,然后上傳到百度網盤,家長和學生可隨時回看。再比如邀請當地的名師錄制或直接購買一些優質課程并對家長及學生免費開放。
4、提升已有的服務質量,重視售后,增加用戶的回購。
5、融合:線下機構自我革新,為“疫”期過后做好保障。經過這次疫情影響之后,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提前擁有自主在線平臺的線下機構,在這次風波中顯現出了極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絕大多數線下機構要重新考慮自己對于開拓在線業務的態度。